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合肥华诚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电 话:137-2107-1773
电 话:180-1990-6710
邮 箱:1578196994@qq.com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446号繁华里11幢1703
据美国《圣荷西水星报》7月2日报道,美国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公司长达两年的iPad商标案于近日达成和解。此案终以苹果向唯冠支付6000万美元的“了断费”而画上句号。
对此,美国专家指出,这个赔偿数额比原先要求的要少很多,表面上看苹果公司取得了胜利。但是,这一案件也传递出一个信息:如果跨国公司在中国做生意没有按照法律行事,以后还会面临更多的法律冲突。
计算机与通信业的高级顾问马修 舒勒斯(Matthew Schruers)说,近年来,新型专利在中国不断涌现,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技术公司在中国面临着更多的司法挑战。
舒勒斯说:“我们可以预见以后还会发生关于食物的法律诉讼,正如同我们现在美国发生的智能手机战一般。”舒勒斯称,苹果与唯冠的这场官司受到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密切关注。“我不知道人们能否从这场官司中吸取一个清晰的教训。这都取决于你如何阐释一些潜在的因素。”
圣塔克拉拉大学国际商业交易和技术授权法律专家安娜(Anna Han)表示,这一案件中可以得出一个终极教训,即跨国公司需要确认在中国市场所使用的商标需在中国有关单位注册。
据报道,苹果公司之前在与唯冠公司商标转让交易时并没有以亮出真实身份,而是暗度陈仓,由其注册的英国IP子公司以3.5万英镑购得原属唯冠的iPad商标权。因此引发了双方之间的iPad商标权争夺案。而美国分析人士指出,苹果原先的做法确实是为了逃避高额费用,这也是跨国公司普遍的一个做法。
安娜指出:“如果当初按规则行事的话,苹果最多不过花1万美元就可解决此事。”她又强调说:“当然,与中国整体的商业潜力相比,苹果以赔偿6000万美元结案也算是‘便宜了事’。”
另外,还有专家称,相对于苹果登顶全球的市值,6000万美元的赔偿金对苹果来说“不值一谈”。纽约投资银行尼达姆公司的分析师查尔斯沃尔夫表示:“这就是在中国做生意的代价。苹果还是做了笔好生意。”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89-5653-9761。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3656674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