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合肥华诚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电 话:137-2107-1773
电 话:180-1990-6710
邮 箱:1578196994@qq.com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446号繁华里11幢1703
两个“宝庆”你推我拽上公堂 老字号使用权起争端
发布时间:2011-05-30 阅读次数:2163
近日,市民刘小姐在南京新街口的宝庆银楼尚品城买了件金首饰。几天后,因为对款式不够满意,她就近来到太平南路的宝庆银楼总店咨询退换事宜,却被告知,尚品城和他们是两家公司。刘小姐很困惑:当初就是冲着“宝庆”这个老字号去的,怎么又不是一家呢?
记者了解到,宝庆银楼尚品城的所有者是宝庆银楼连锁发展有限公司。而自从去年下半年尚品城开业后,拥有“宝庆银楼”商标的南京宝庆首饰总公司与宝庆连锁之间的争斗就开始升级了。于是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在新街口,此“宝庆”非彼“宝庆”——新百商场里的宝庆是宝庆总公司开的,中央商场里的宝庆则是宝庆连锁公司开的
同样打着“宝庆银楼”的招牌,到底哪家才是真宝庆呢?消费者一头雾水,两家公司也为老字号品牌的使用权闹上了法庭。作为中国四大银楼之一,宝庆银楼这个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华老字号”深陷诉讼:从今年1月到3月期间,两公司之间共有五个诉讼案件开过庭,但至今无一宣判。
双方似乎都有一肚子的委屈。一番周折后,记者先找到了宝庆连锁的董事长苏麒安。他说,2004年投资1.88亿元在芜湖做了个宝庆银楼的加盟店,由于营销模式独特,当年就有1000万元的销售额,“2005年双方合作成立了这个公司,他们占20的股份,我们占80。”
双方的合作在磕磕碰碰中进行。2006年10月和2007年10月,双方签订了两份协议,主要内容包括:宝庆总公司从宝庆连锁撤资;宝庆总公司与另一公司合资成立宝庆配送有限公司,约定该公司作为宝庆产品的统一配送公司。补充协议还约定,除加盟店外,宝庆连锁还可开设专卖店,不过需经宝庆总公司授权。
然而,得知宝庆银楼尚品城开业,宝庆总公司坐不住了。“没想到他们不经我们同意,私自用宝庆银楼的品牌开店,打着宝庆银楼的名义,销售的却不是我们的产品。”宝庆总公司一位负责人说。总公司认为,双方之前有明确合作协议,宝庆连锁开店必须获得宝庆总公司同意,经授权才能使用“宝庆银楼”等系列商标,“宝庆连锁先前就有过多次违约行为,而尚品城的开业,已经突破了合作底线。”去年8月,宝庆总公司向法院提交诉状,请求解除双方此前签订的协议,不允许宝庆连锁再使用“宝庆银楼”这个商标。
对此,苏麒安甚是委屈。“这几年,我们为宝庆银楼这个老字号的发扬光大积极努力,今年光在江苏省内的广告投入就达1000多万。”据介绍,宝庆整体品牌的销售额已从2005年的2亿元提升到2010年的25亿元;连锁店面从2005年的10多家,发展到现在横跨苏、鲁、皖三省的120多家;宝庆在南京的市场份额,也从2005年初的18增加到40。
虽然还未宣判,但宝庆总公司坚持,他们希望看到的结果是结束与宝庆连锁的系列合作协议。宝庆连锁却希望双方能达成和解,继续一起使用宝庆系列商标。苏麒安说,国内四大银楼,上海老凤祥一年销售200多亿,其他3个也都已完成改制,只有宝庆还没有完全改制,“希望宝庆也有这样的未来。”
有关人士指出,宝庆之争,说穿了,就是老字号的使用权与所有权之争。近年来,为了保护老字号,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采用向外出租品牌或合资的模式,希望借助外力来挽救濒危的老字号品牌。这种模式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纠纷,最著名的就是王老吉的“红绿之争”。南京市老字号协会秘书长唐亦飞认为,在南京,许多老字号已陨落,现存老字号有一半经营困难,不管是谁最后赢了官司,把宝庆这个老字号做大做强,留住消费者的信任,应该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结果。
记者了解到,宝庆银楼尚品城的所有者是宝庆银楼连锁发展有限公司。而自从去年下半年尚品城开业后,拥有“宝庆银楼”商标的南京宝庆首饰总公司与宝庆连锁之间的争斗就开始升级了。于是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在新街口,此“宝庆”非彼“宝庆”——新百商场里的宝庆是宝庆总公司开的,中央商场里的宝庆则是宝庆连锁公司开的
同样打着“宝庆银楼”的招牌,到底哪家才是真宝庆呢?消费者一头雾水,两家公司也为老字号品牌的使用权闹上了法庭。作为中国四大银楼之一,宝庆银楼这个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华老字号”深陷诉讼:从今年1月到3月期间,两公司之间共有五个诉讼案件开过庭,但至今无一宣判。
双方似乎都有一肚子的委屈。一番周折后,记者先找到了宝庆连锁的董事长苏麒安。他说,2004年投资1.88亿元在芜湖做了个宝庆银楼的加盟店,由于营销模式独特,当年就有1000万元的销售额,“2005年双方合作成立了这个公司,他们占20的股份,我们占80。”
双方的合作在磕磕碰碰中进行。2006年10月和2007年10月,双方签订了两份协议,主要内容包括:宝庆总公司从宝庆连锁撤资;宝庆总公司与另一公司合资成立宝庆配送有限公司,约定该公司作为宝庆产品的统一配送公司。补充协议还约定,除加盟店外,宝庆连锁还可开设专卖店,不过需经宝庆总公司授权。
然而,得知宝庆银楼尚品城开业,宝庆总公司坐不住了。“没想到他们不经我们同意,私自用宝庆银楼的品牌开店,打着宝庆银楼的名义,销售的却不是我们的产品。”宝庆总公司一位负责人说。总公司认为,双方之前有明确合作协议,宝庆连锁开店必须获得宝庆总公司同意,经授权才能使用“宝庆银楼”等系列商标,“宝庆连锁先前就有过多次违约行为,而尚品城的开业,已经突破了合作底线。”去年8月,宝庆总公司向法院提交诉状,请求解除双方此前签订的协议,不允许宝庆连锁再使用“宝庆银楼”这个商标。
对此,苏麒安甚是委屈。“这几年,我们为宝庆银楼这个老字号的发扬光大积极努力,今年光在江苏省内的广告投入就达1000多万。”据介绍,宝庆整体品牌的销售额已从2005年的2亿元提升到2010年的25亿元;连锁店面从2005年的10多家,发展到现在横跨苏、鲁、皖三省的120多家;宝庆在南京的市场份额,也从2005年初的18增加到40。
虽然还未宣判,但宝庆总公司坚持,他们希望看到的结果是结束与宝庆连锁的系列合作协议。宝庆连锁却希望双方能达成和解,继续一起使用宝庆系列商标。苏麒安说,国内四大银楼,上海老凤祥一年销售200多亿,其他3个也都已完成改制,只有宝庆还没有完全改制,“希望宝庆也有这样的未来。”
有关人士指出,宝庆之争,说穿了,就是老字号的使用权与所有权之争。近年来,为了保护老字号,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采用向外出租品牌或合资的模式,希望借助外力来挽救濒危的老字号品牌。这种模式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纠纷,最著名的就是王老吉的“红绿之争”。南京市老字号协会秘书长唐亦飞认为,在南京,许多老字号已陨落,现存老字号有一半经营困难,不管是谁最后赢了官司,把宝庆这个老字号做大做强,留住消费者的信任,应该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结果。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89-5653-9761。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3656674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