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合肥华诚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电 话:137-2107-1773
电 话:180-1990-6710
邮 箱:1578196994@qq.com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446号繁华里11幢1703
中细软:使用“微博”名称风险预警报告
发布时间:2011-04-09 阅读次数:1909
2011年第一季度,知识产权案件集在国内外频频爆发。短短一个季度内,华为在芝加哥联邦法院起诉摩托罗拉侵犯其知识产权、苹果“ipad”商标之争、“白家”商标尘埃落定、“旭日阳刚”版权事件、“百度文库”版权纠纷、针对百度华语音乐的作者维权。
这些事件表明,全民知识产权意识正在增强,我国正在向以知识产权产业为发展方向的知识经济迈进。
2011年3月28日,国内领先知识产权增值服务商——中细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孔军民约见记者,发布《关于使用微博名称风险的预警报告》,并与记者探讨在知识产权规则下,中国企业如何进行知识产权风险管理。
关于使用微博名称风险预警报告概述:2011年3月,中细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细软知识产权管理软件—商标监控工具”对2010年中国互联网企业注册商标名称进行风险监控,发现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已经拿到“微博”、“围脖”、“新浪微博”三个商标权。再使用微博名称的第三方互联网企业存在以下三种风险: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风险;
使用微博品牌失控的风险;
品牌使用的不确定性风险。
一、新浪微博商标合法性探讨:
记者:微博更像是个通用名称,怎么就成功注册为商标了,新浪是否存在抢注行为?
孔军民:从新浪微博商标申请过程分析不存在抢注行为,我个人认为完全符合《商标法》规定。
我们来梳理一下微博是如何变成大众熟知的品牌:
---2009年之前博客是大家熟知的名称,没有人听说过微博。
---2009年8月26日至27日新浪申请了微博系列商标,8月28日新浪微博内测版上线。微博正式开始进入公众视线。
---微博被认为是通用名词,是因为行业内看到新浪微博的市场前景,纷纷推出类似的产品以微博为命名,而不考虑微博商标是否已被新浪申请,众人拾火火焰高,就这样微博就成为大众熟知的名称。
---目前新浪已经成功注册到了“微博”商标35类(广告销售)、“新浪微博”商标42类(网站服务)。
---另外还防御性注册成功了“围脖”商标38类(通讯服务)、41类(教育娱乐)、42类(网站服务)新浪微博系列商标注册成功,确立了行业绝对战略优势,也宣告了其他微博企业使用微博名称创建品牌的不确定性风险,现代商业的基本常识是只有有产权的知识才能构成品牌。
二、使用微博名称风险在哪里?
记者:根据我国国情,我认为其他企业使用微博应该不存在风险,您是否夸大其实呢?
孔军民:法律是严肃的,尊重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是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根基,作为高新企业更需要尊重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继续使用微博命名其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风险。
“新浪微博”、“微博”、“围脖”已取得商标注册证。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取得注册证的商标,商标专有权就已确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七章第五十二条第(一)项的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2、使用微博品牌失控的风险。
其他互联网企业需防范注册商标权利人---新浪,用注册商标专用权维权。新浪是否需要利用微博注册商标专用权维权,完全取决于新浪的战略与策略。下一步,各企业需要注意新浪是否会利用放水养鱼的战略,即不动声色,让各互联企业大肆使用微博商标名。等到时机一到,突然发起进攻,对业内互联网企业提起诉讼,在诉讼中实现行业垄断。
3、对微博是否是通用名进行商标争议,存在不确定性及时间成本的风险。
虽说业内对微博是否是通用名存在争议,但是,对微博商标提出异议存在司法判定的不确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章第四十一条规定,对已注册商标有争议的,可以自该商标经核准注册之日起5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裁定。商评委收到裁定申请后,通知有关当事人,限期提出答辩。答辩完成后商评委做出裁定,书面通知有关当事人。当事人对商评委裁定不服,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因此对微博是商标名与通用名之争,根据程序程序进行异议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而且最终的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三、互联网微博企业的降龙十八掌应对策略:
记者:根据您的风险预测,这是否意味着,其他微博名称的企业只能为新浪微博品牌打工了呢?
孔军民:是的!根据我国现行的《商标法》规定,确实有这种可能性。没有注册商标为前提,谈品牌价值与品牌传播,本身就存在法律风险与使用品牌的不确定性风险。
不过新浪一旦维权,其他企业要使用还有以下三种方法可规避其侵权风险。
1、合法使用商标策略;
及时向新浪取得商标授权,取得授权后即可合法使用该商标。
2、调整品牌战略,另选名称,申请适合微博产品名称的商标或购买商标;
储备好适合做微博产品的商标,做好品牌战略规划,必要时取而代之,另选一条路径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3、通过合法的方式集体诉讼新浪微博注册商标无效,等待司法判决。
四、加强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勤练九阳真经:
记者:新浪微博商标案例应该会给IT企业掌舵人带来不小的震撼。企业如何规避知识产权所带来风险?
孔军民:我觉得最需要学习的就是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现代商业社会,知识产权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还经常被运用到企业相互竞争中去。跨国企业就经常运用自己手中的专利和商标对其他企业进行诉讼争取利益。
中国的企业必须树立知识产权风险意识。新浪在互联网企业中,知识产权风险意识比较超前。
记者:请问孔总能说得具体点么?
孔军民:以我们的业务实操为例,中细软旗下的知识产权增值服务中心向中国企业推荐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三原则:
原则一:企业商业愿景与知识产权战略相结合
现代商业,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战略起点,是品牌的支点,是树起产品防火墙,强过竞争对手的利器,因此知识产权管理和企业生命是息息相关的。
原则二:建立企业商业保密制度与产品研发保密制度
在产品还未设计完成前就建立商业保密制度,即通过商业秘密对产品进行保护,令商标机密不可外泄。
原则三:先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再推出产品
首先,为产品设计商标池,即在注册主商标之时,也进行防御商标、联合商标的注册,形成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墙。只有这样产品才不会遭遇知识产权风险。这也是新浪教给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之道。其次,在产品未发布前提前申请商标,再推出产品,产品未动,商标先行。让商标行动在产品之先,如新浪微博所做,在产品测试上线之前,已经着手注册商标了。只有将企业命运和知识产权联系在一起,中国企业才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企业打造软猬甲
记者:这次贵公司发布预警和风险管理报告是否是想借新浪微博事件自我炒作?
孔军民:此次新浪微博事件,是运用我公司旗下的细软知识产权管理软件---商标监控工具完成的风险和预警。
这是我国第一次运用国产软件第一次对知识产权企业发出的预警,此前这项工作一直由国外企业来做,并且我们的风险管理报告也同时免费发布。风险和预警会对整个知识产权体系起到重要作用,消弥此后昂贵的维权成本。
除了风险和预警,我们还应建立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权、转化、运用等一系列完整体系,才能立体全面的发展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如果质疑这是炒作,证明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大价值,还没为之付出高昂学费。另外这种有益企业和社会的行为如果被定义为炒作,您觉得是不是多多益善呢?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很多企业没有精力或能力来处理的事情需要我们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来规划和完善。
此次预警报告的发出是第一次但绝不是最后一次。
最后我希望业内的兄弟单位都行动起来,发挥我们的优势,联手为我国企业打造软猬甲,系统全面的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希望我们与广大同行从国内做起,用我们的专业水平让知识产权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帮助我国企业在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中不再处于弱势地位,全力配合政府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这些事件表明,全民知识产权意识正在增强,我国正在向以知识产权产业为发展方向的知识经济迈进。
2011年3月28日,国内领先知识产权增值服务商——中细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孔军民约见记者,发布《关于使用微博名称风险的预警报告》,并与记者探讨在知识产权规则下,中国企业如何进行知识产权风险管理。
关于使用微博名称风险预警报告概述:2011年3月,中细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细软知识产权管理软件—商标监控工具”对2010年中国互联网企业注册商标名称进行风险监控,发现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已经拿到“微博”、“围脖”、“新浪微博”三个商标权。再使用微博名称的第三方互联网企业存在以下三种风险: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风险;
使用微博品牌失控的风险;
品牌使用的不确定性风险。
一、新浪微博商标合法性探讨:
记者:微博更像是个通用名称,怎么就成功注册为商标了,新浪是否存在抢注行为?
孔军民:从新浪微博商标申请过程分析不存在抢注行为,我个人认为完全符合《商标法》规定。
我们来梳理一下微博是如何变成大众熟知的品牌:
---2009年之前博客是大家熟知的名称,没有人听说过微博。
---2009年8月26日至27日新浪申请了微博系列商标,8月28日新浪微博内测版上线。微博正式开始进入公众视线。
---微博被认为是通用名词,是因为行业内看到新浪微博的市场前景,纷纷推出类似的产品以微博为命名,而不考虑微博商标是否已被新浪申请,众人拾火火焰高,就这样微博就成为大众熟知的名称。
---目前新浪已经成功注册到了“微博”商标35类(广告销售)、“新浪微博”商标42类(网站服务)。
---另外还防御性注册成功了“围脖”商标38类(通讯服务)、41类(教育娱乐)、42类(网站服务)新浪微博系列商标注册成功,确立了行业绝对战略优势,也宣告了其他微博企业使用微博名称创建品牌的不确定性风险,现代商业的基本常识是只有有产权的知识才能构成品牌。
二、使用微博名称风险在哪里?
记者:根据我国国情,我认为其他企业使用微博应该不存在风险,您是否夸大其实呢?
孔军民:法律是严肃的,尊重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是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根基,作为高新企业更需要尊重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继续使用微博命名其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风险。
“新浪微博”、“微博”、“围脖”已取得商标注册证。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取得注册证的商标,商标专有权就已确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七章第五十二条第(一)项的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2、使用微博品牌失控的风险。
其他互联网企业需防范注册商标权利人---新浪,用注册商标专用权维权。新浪是否需要利用微博注册商标专用权维权,完全取决于新浪的战略与策略。下一步,各企业需要注意新浪是否会利用放水养鱼的战略,即不动声色,让各互联企业大肆使用微博商标名。等到时机一到,突然发起进攻,对业内互联网企业提起诉讼,在诉讼中实现行业垄断。
3、对微博是否是通用名进行商标争议,存在不确定性及时间成本的风险。
虽说业内对微博是否是通用名存在争议,但是,对微博商标提出异议存在司法判定的不确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章第四十一条规定,对已注册商标有争议的,可以自该商标经核准注册之日起5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裁定。商评委收到裁定申请后,通知有关当事人,限期提出答辩。答辩完成后商评委做出裁定,书面通知有关当事人。当事人对商评委裁定不服,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因此对微博是商标名与通用名之争,根据程序程序进行异议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而且最终的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三、互联网微博企业的降龙十八掌应对策略:
记者:根据您的风险预测,这是否意味着,其他微博名称的企业只能为新浪微博品牌打工了呢?
孔军民:是的!根据我国现行的《商标法》规定,确实有这种可能性。没有注册商标为前提,谈品牌价值与品牌传播,本身就存在法律风险与使用品牌的不确定性风险。
不过新浪一旦维权,其他企业要使用还有以下三种方法可规避其侵权风险。
1、合法使用商标策略;
及时向新浪取得商标授权,取得授权后即可合法使用该商标。
2、调整品牌战略,另选名称,申请适合微博产品名称的商标或购买商标;
储备好适合做微博产品的商标,做好品牌战略规划,必要时取而代之,另选一条路径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3、通过合法的方式集体诉讼新浪微博注册商标无效,等待司法判决。
四、加强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勤练九阳真经:
记者:新浪微博商标案例应该会给IT企业掌舵人带来不小的震撼。企业如何规避知识产权所带来风险?
孔军民:我觉得最需要学习的就是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现代商业社会,知识产权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还经常被运用到企业相互竞争中去。跨国企业就经常运用自己手中的专利和商标对其他企业进行诉讼争取利益。
中国的企业必须树立知识产权风险意识。新浪在互联网企业中,知识产权风险意识比较超前。
记者:请问孔总能说得具体点么?
孔军民:以我们的业务实操为例,中细软旗下的知识产权增值服务中心向中国企业推荐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三原则:
原则一:企业商业愿景与知识产权战略相结合
现代商业,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战略起点,是品牌的支点,是树起产品防火墙,强过竞争对手的利器,因此知识产权管理和企业生命是息息相关的。
原则二:建立企业商业保密制度与产品研发保密制度
在产品还未设计完成前就建立商业保密制度,即通过商业秘密对产品进行保护,令商标机密不可外泄。
原则三:先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再推出产品
首先,为产品设计商标池,即在注册主商标之时,也进行防御商标、联合商标的注册,形成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墙。只有这样产品才不会遭遇知识产权风险。这也是新浪教给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之道。其次,在产品未发布前提前申请商标,再推出产品,产品未动,商标先行。让商标行动在产品之先,如新浪微博所做,在产品测试上线之前,已经着手注册商标了。只有将企业命运和知识产权联系在一起,中国企业才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企业打造软猬甲
记者:这次贵公司发布预警和风险管理报告是否是想借新浪微博事件自我炒作?
孔军民:此次新浪微博事件,是运用我公司旗下的细软知识产权管理软件---商标监控工具完成的风险和预警。
这是我国第一次运用国产软件第一次对知识产权企业发出的预警,此前这项工作一直由国外企业来做,并且我们的风险管理报告也同时免费发布。风险和预警会对整个知识产权体系起到重要作用,消弥此后昂贵的维权成本。
除了风险和预警,我们还应建立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权、转化、运用等一系列完整体系,才能立体全面的发展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如果质疑这是炒作,证明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大价值,还没为之付出高昂学费。另外这种有益企业和社会的行为如果被定义为炒作,您觉得是不是多多益善呢?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很多企业没有精力或能力来处理的事情需要我们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来规划和完善。
此次预警报告的发出是第一次但绝不是最后一次。
最后我希望业内的兄弟单位都行动起来,发挥我们的优势,联手为我国企业打造软猬甲,系统全面的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希望我们与广大同行从国内做起,用我们的专业水平让知识产权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帮助我国企业在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中不再处于弱势地位,全力配合政府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89-5653-9761。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365667427@qq.com。
上一篇:开心网状告两家公司不正当竞争案二审11日开庭
下一篇:“王老吉”之争的台前幕后